欢迎访问《现代中文学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9年, 第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12-18
  

  • 全选
    |
    专辑:施蛰存与中国现代主义
  • 李欧梵, 王宇平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郭诗咏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1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强调人文学科研究中有关地理和空间的重要性;而不少文化地理学家亦十分关注各种文学形式中的空间和地景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处理施蛰存都市小说中的空间问题。本文透过引入地理和空间视角,从文化地理学出发,阅读和分析《梅雨之夕》和《善女人行品》两部短篇小说集中的文学地景,探讨施蛰存都市小说的空间是如何产生、说明和体现了现代人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总括来说,这些小说里对地理和空间的想象是以城市为中心而展开的,其特点包括了空间的流动性与符码化、以消费为中心、印刷的想象共同体的存在,以及新的城乡关系。这个存在于小说文本中的城市空间,一方面与上海30年代的现代生活经验互相重叠,另方面亦创造了上海市民对于世界主义的现代都市共同体的想象。
  • 张屏瑾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26-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分析1920年代到1930年代施蛰存写于上海的小说,探讨施蛰存几组不同类型作品中逐渐展开的对都市新的感觉结构中"人性"观念的叙述。本文认为施蛰存将这一"人性观"叙述,与性心理观照下都市人新的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感受结合在一起,着力于书写都市人的"内在心理现实",以期与其身体感觉以及都市环境中的物象结构形成对应关系,从中建立起都市人的"自我"主体感受。而当这一主体感受需要在"现代"之时间范畴,以及"都市"之空间范畴同时树立普遍性主题时,都市主体的生成原则以及种种特质,即以"内在心理真实"为基础的"人性"观,必须在不同的叙事模式设置中得到检验。在施蛰存笔下,都市/乡村、现代/古代等对立关系依照某种叙述逻辑展开、参与到都市主体叙述中去,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都市人"自我"的存在边界感以及种种复杂的问题与可能。同时,探讨现代都市人内在心理深度的过程,也是在心理自由和心理解放感这一点上,为都市主体新的感觉结构的进一步完成提供必不可少的环节与要素。
     
  • 王宇平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35-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派"追根溯源,主要探讨后来成为"现代派"作家的施蛰存、杜衡及穆时英早期的普罗文学创作。认为他们在1920年代末"普罗文学"的巨潮中,理解政治上革命的必要但不愿让文学完全服从于此,醉心于文学上的"新异"但又不愿背离中国社会而使之变成无根之木。针对上述困境,他们通过自身普罗文学创作中"理智和情感底冲突"这一"危机"的发明,完成了对普罗文学的告别,摆脱了政治上的"革命"要求带来的束缚,"合理"地回到文学本身。以试图超越政治的姿态更"自由"地追求着文学上的"现代",最终成为了"现代派"。
  • 利大英, 寇小叶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45-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孙玉石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56-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于曹葆华作品的文本分析,参考当时的史料,讨论曹葆华由袒露豪放向隐藏深潜发展的艺术轨迹,以及诸如象征性新颖意象的创造等等艺手法,指出曹葆华以他忠实于理想渴求和真诚人格的灵魂,抒写了对于人类的真诚大爱,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热忱关切,对于个人美好爱情的珍贵凝想,对于光明合理人生理想的炽热追求,对于现实社会诸多黑暗残忍的愤怒抗争和诅咒。此外,通过曹葆华对于艾略特、瑞恰慈理论的译介,分析曹葆华1930年代对于西方现代性文学批评和诗学理论的译介所做的重要工作。
  • 陈国球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64-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笔者对港台地区以至海外汉学界的"抒情传统"论述的全面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以陈世骧的学术历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个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抒情传统"这个现代的中国文学研究论述传统的缘何而生,其诠释能力与其生成过程有无关系,其未来发展的前途如何;另一方面,试图透过一位经历大时代变化的华裔学人的学术心路,了解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政治,从而思考现今学人在障碍更多的学术路途上,应如何开展步履,向前迈进。
  • 批评:张爱玲《小团圆》的几种读法
  • 高全之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75-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黄子平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83-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彭丽君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91-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吴晓东, 李佳, 费冬梅, 艾江涛, 李雅娟, 燕子, 李国华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95-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史料
  • 陈子善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111-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施蛰存先生的文学生涯长达八十多年,著作等身。这里辑录的四篇作品,均为《施蛰存文集》之《十年创作集》和《北山散文集》(上、下)所未收录者。既有早年"施青萍"时期的短评,也有40年代后期的小说和散文。
  • 徐晓红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117-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3): 119-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