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中文学刊》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2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8-18
  

  • 全选
    |
    访谈
  • 傅葆石、王宇平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4-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特稿
  • 李陀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2-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近现代文学学人研究
  • 胡全章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22-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任访秋先生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最为杰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为中国新文学探源和为近代文学学科奠基两方面,其代表性成果荟萃于《中国新文学渊源》、《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等著。《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使读者得以从一篇篇相对独立却自成体系的系列作家论中一窥近代文学主流之发展脉络。《中国新文学渊源》从晚明以降中国自身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潮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梳理出一条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一脉相承的进步的历史线索,揭示出五四新文学渊源有自的深厚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与内涵。将中国学术思想之演进与中国文学之变迁联系起来进行考索,让文学史与学术史相互发明、相互印证,是任先生一贯的治学之道,亦是任著鲜明的学术特色。 
     
  • 陈永志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3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本体论、创作论、作品论、批评论、人道主义精神论等五个方面阐述钱谷融先生“人道主义文学观”的主要内容,显示其中人是文学描写的中心、审美感情是创作的生命与动力、具体性、诗意、人道主义精神等具有理论独创性与普适性的命题与概念,在这基础上,说明人道主义文学观是中国当代一个独立自足的文学理论思想,并探寻钱谷融先生建构这一理论思想的主要经验,从而指出钱谷融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贡献。 
     
  • 纪念何其芳诞辰100周年
  • 何其芳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4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荣挺进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45-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何其芳《关于干部培养问题》是已经出版的8卷本《何其芳全集》的集外文。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可以概括为32个字:“又红又专”方向,“边干边学”、“个人努力、集体帮助”的培养方法,“方法正确”“学风良好”的要求,“发展学术、贡献祖国”的目标。 
     
  • 袁洪权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48-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52年1月,何其芳开始创作诗歌《回答》,至1954年劳动节前夕续完,费时达两年零四个月。诗歌《回答》因文本的写作与时代的历史语境存在着“裂缝”,导致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曾中断了诗歌创作。重新进行诗歌创作时,诗人进行了个人修复,但文本还是形成独特的“文本断裂”现象。1954年10月发表后,《回答》受到严厉的“批判”。何其芳因特殊的身份,并没有被迫参与到50年代的检讨写作中。 
     
  • 李朝平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56-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何其芳散文《街》的异文较多,承载的信息较为丰富。本文通过对《街》四个版本的梳理,发现文网查禁与作家在身份规约下的亲自修改是造成畀文的重要原因。但无论主动或被动,其背后均蕴含着意识形态的的深层动因:文网查禁是国民党意识形态所致;何其芳的修改则源于他对家庭出身的深刻焦虑与充满危机的身份感触。 
     
  • 张建锋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62-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38年2月至8月,何其芳在成都。在何其芳的成都体验里,成都处在沉睡与苏醒之间,处在循旧与趋新之间,处在“休闲”与“工作”之间。外在的两极对立与内在的心理动因合力将何其芳引向了苏醒、趋新和“工作”。如果说在山东莱阳,何其芳思想发生了初步的变化,那么从春到夏的成都体验,则让何其芳开始以行动去追寻自己理想,从而完成了诗歌与人生的双重“转型”。 
     
  • 蒋登科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68-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何其芳是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在这几个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不但受到国内同行和读者的关注,也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英语世界的一些学者、翻译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翻译介绍何其芳的作品,而且一直持续不断。他们对何其芳的介绍和研究在尊重作者作品的前提下,也出现了一些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对于我们了解和理解西方学者对何其芳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新宇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75-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何其芳是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的作品的搜集整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00年蓝棣之先生编辑了《何其芳全集》,但全集难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笔者在资料查找过程中,发现了何其芳发表在《西湖文苑》上的早期佚诗《招》并对《招》的艺术特色作了简要分析。还发现了何其芳抗战期间创作的歌词《追悼左权同志》,以及其他几篇全集未收录的诗文、书信等。 
     
  • 批评
  • 高全之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78-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柳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85-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圣约翰大学是近代中国著名教会学校,尤以英语教学闻名。借西化推动基督教化,是包括圣约翰校方在内不少在华传教士的宣教策略。他们认为,西方文化建基于基督教信仰,一旦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就能解除排外情绪,接受基督教。作为圣约翰的学生,林语堂无可避免受到学校教学方针的影响,问题在于,他是否符合传教士的期望?事实上,圣约翰时期(1911—1916),林语堂身受西化、现代化与基督教化多重力量作用,在信仰上面临巨大挑战,经历了一个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危机,并在他当时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林语堂发表在圣约翰校刊《约翰声》上的三篇英文短篇小说是本文最主要的分析材料。 
     
  • 孔刘辉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94-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的长篇小说《天问》是陈铨的成名作。该作以川南特有的风土人情与民国以来兵匪祸乱的历史为背景,在紧张曲折的传奇故事的叙述中,执著于人物悲剧命运的书写,集中于人性善恶的探寻与人生哲理的形象表达,既表现出奇崛夸张的浪漫传奇色彩,又有现实主义的历史实感,同时还带有形而上的哲思意味,这使得小说在通俗传奇中彰显出现代意识。《天问》以其独特的叙事旨趣、悲剧意识和形式技巧,为1920年代新文学长篇小说草创期的重要收获。 
     
  • 学术随笔
  • 温儒敏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01-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协”是抗战时期最主要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曾经在极端困难复杂的情况下,团结全国大多数作家,推动了抗战文艺运动,在当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凡是写现代中国文学史,总会论及“文协”。但迄今学界对于“文协”的研究还比较零散浮浅,基本的史料工作也还没有很好开展。 
     
  • 史料
  • 张爱玲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03-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国忠、眉睫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04-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46年8月25日《诚报》所刊署名“张爱玲”的《寄读者》一文,是张爱玲的一篇集外文。张爱玲通过这篇文章一是维护自己的版权;二是对凭空捏造的她的所谓“文化汉奸”问题进行辩白。
  • 陈学勇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06-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柯灵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10-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傅葆石按:1980年代中期,我正开始撰写博士论文,由于钱谷融先生的介绍,给柯灵先生写信询问有关抗战时期上海文化人面对政治高压的道德回应。没想到很快便收到了回信,接着我再去信请教,一来一回,竟然成就了一段长达数年的鸿雁之友。柯灵先生的信直如其人,认真诚恳,毫不含糊;他对我提出的所有问题一一作答,言无不尽,把他在日本暴力统治下挣扎求存的心路历程娓娓道出,仿佛是有意尽一个幸存者的责任,为历史留下一份记录。
     
  • 萧耘、王建中、 萧玉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13-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回应
  • 刘绪源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4(4): 119-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