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珂
现代中文学刊. 2021, 13(第5期): 44.
《高高的白杨树》是茹志鹃的第一部文集。出版后,茹志鹃即赠送茅盾一册。茅盾以传统眉批方式对之边读边评,从而生成了该文集的另一个版本:茅盾眉批本。这部留有茅盾亲笔勾画、点评痕迹的特殊版本,对于认识与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茅盾的审美趣味和文学批评思想提供了典型案例。本论文首先梳理该版本的点评情况,并由此出发,对茅盾在"十七年"时期的眉批实践作系统研究,认为:茅盾的这些点评立足于具体文本,并从一己阅读体验出发,不仅对其创作得失做出客观评价,还以此为出发点,指出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的弊端,故与同时代那些歌功颂德的文学创作或评论相比,茅盾文学评点的文学史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从动机来看,茅盾把批注当做一种重新建构自我与文学关系的对话方式,是表达自我艺术观与审美趣味的隐秘通道。茅盾在眉批中所展现出的艺术趣味和独立思想,至少表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并非铁板一块,特别是像茅盾这样身兼国家要职和评论家于一身的文学界要人,其文学评论的思想与风格也并非完全失去个体的独立性。